在一年一度的高校自主招生中,除了好好準備筆試、面試外,考生如若能提供一些含金量較高的競賽證書、國家專利授權證書,加分不在話下。但不是人人都有能力發(fā)明專利,了解到,不少家長動起了歪腦筋,通過專利轉讓、申請專利的方式為自己孩子拿到一張專利證書。
據了解,在百度貼吧等平臺中,有專人提供能讓考生在高考、大學畢業(yè)、考研等事情尋求便利的專利證書購買方法。有部分顧客尋求購買專利的原因是希望可以獲得自主招生考試資格。
這種專利轉讓的交易真的存在嗎?記者帶著疑問,按廣告單上提供的QQ號與一家機構取得聯(lián)系,稱自己是高三家長,想了解專利轉讓內容。對方很快便回了信息:因為專利轉讓有一定的風險,要把具體的流程講清楚。
這位工作人員直言不諱道:轉讓的專利屬于自主招生灰色地帶,把專利人的名字變更成孩子的姓名,就看學校查不查。如果學校是深入調查,是可以查出這個專利項目是轉讓的,而不是您孩子自己發(fā)明的。
這不是屬于造假?面對記者的疑問,這位工作人員曖昧回應:你懂的,查不出來。
從與對方的談話中,記者了解到:家長購買專利有兩種方式,一個是由專利公司轉讓給學生,大概需要三個月,會有查出變更記錄的風險;另一個是公司直接用自己的專利以學生的名義申請,大概需要一年,不會查出變更記錄,十分安全。
記者與其客服交流中了解到:有不少家長買專利,用于給孩子申請學校。專利明碼標價:實用型專利3000元,發(fā)明專利高達2.5萬元。
市場需求使得部分專利代理公司打起了高中學生群體的主意。高考專利加分政策本意在于鼓勵中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明、幫助高考邊緣學生上理想的大學。在市場的推動作用下,高考專利加分市場出現紊亂狀況。
為維護自主招生公平公正,教育部去年就下發(fā)文件:要求嚴格高校自主招生資格審查和考核工作嚴厲打擊自主招生中的專利、論文買賣和造假等行為,堅決斬斷利益鏈條,文件提出五嚴格工作要求:
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的優(yōu)秀學生。試點高校要結合本校相關學科、專業(yè)特色及培養(yǎng)要求,科學合理確定報名條件,突出對學生的學科特長和能力要求,不宜簡單以賽事證書、發(fā)明、專利、論文等作為報名條件。對考生提交的發(fā)明、專利、論文等申請材料,須要求由考生本人原創(chuàng),并對其真實性負責。對擬認可的賽事證書,要組織相關專家對賽事的科學性、權威性、規(guī)范性、普及性進行認真評估,確保報名條件嚴謹規(guī)范。
試點高校要進一步健全報名材料審查制度,完善審核辦法,明確審核標準。要組織校內外專家對考生提交的證書、發(fā)明、專利、論文等申請材料,以及有關學校、單位或專家提供的推薦材料進行嚴格審核,仔細甄別相關材料的真實性、可信度和考生參與度。
試點高校要完善學校考核辦法,認真執(zhí)行考核程序和標準,對報名材料審查通過的所有考生進行考核,不得以任何條件免予考核。要針對考生提交的證書、發(fā)明、專利、論文等報名申請材料,組織相關學科專家開展科學、規(guī)范的深度考核,重點考核考生是否具備申請材料呈現的學科能力、創(chuàng)新潛能、學術潛質,實際水平是否達到應有的程度。面試考核要采取隨機評審及多人評審等方式,保證公平公正。考核過程應全程錄音錄像并妥善保存。
試點高校要完善校內監(jiān)督和社會監(jiān)督機制,嚴防自主招生權力尋租。嚴禁高校及其內設學院(系、部等)、教職工組織或參與自主招生考前輔導和應試培訓。要認真執(zhí)行招生回避制度,凡與考生之間有親屬關系、指導關系及其他利害關系的工作人員,須在考前主動報告并申請回避。中學、試點高校、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要認真執(zhí)行自主招生信息十公開要求,及時公開有關信息,接受社會監(jiān)督。
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試點高校和中學要認真執(zhí)行高??荚囌猩嘘P規(guī)定,會同有關部門嚴厲打擊自主招生中的證書、發(fā)明、專利、論文買賣和造假等違規(guī)違紀行為,堅決斬斷利益鏈條。對查實提供虛假申請材料的考生,由高校依照相關規(guī)定取消其自主招生相應資格,并將有關情況通報考生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依照相關規(guī)定取消其高考相應資格。對嚴重違規(guī)違紀的高校,暫?;蛉∠灾髡猩Y格。
上一篇
下一篇